在中国历史上,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,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。存字和画的扇子,保持原样的叫成扇,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的习称扇面。
因扇面的形状与普通书画的形状不同,所以在构图时便要有所区别,更加用心,要使扇面展开时不觉得是画在半环形式的扇面上,要感觉如同画在一张平整的长方形的横幅上一样。所以十分考验一个书画家的艺术底蕴和功底。
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级成部分,历来中国有"制扇王国"之称。扇面画同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,文献记载,以东晋王羲之书老媪扇这脍炙人口的故事为先。史载王羲之曾在团扇上画小人物;其子王献之的《为桓温书并画乌牸驳牛扇》。?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记述:“在蕺山(今浙江绍兴境内)见一老姥,持六角竹扇卖之。羲之书其扇,各为五字”,以致“人竞买之”。
其实,古人的生活确实比现代人多了几分艺术和风雅。
评论